1. 新聞資訊

                新聞中心

    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行業資訊

                2023 光伏發電行業十大趨勢

                2023-02-03 14:16:23

                一元復始,萬象更新。2022年的光伏行業“瘋狂”而“艱難”,超越風電躋身全國第三大電源,新增裝機有望創下歷年新高;然而價格泥潭之下,疫情反復、貿易壁壘,“每個人都不容易”。


                2023年以萬眾矚目出發,光伏行業又將如何譜寫篇章,北極星在此拋磚引玉,致敬時代,解鎖時光。

                太陽能光伏發電

                1、“天下苦價格久矣”,終回理性


                回首“十四五”開局兩年,“雙碳”大局下的光伏行業頭頂桂冠,賽道狂奔,但超高預期也引發了上下游產業鏈的供需矛盾,價格夢魘久久難以擺脫,硅料310元/kg、電池1.3元/W、組件每瓦2元以上,怨聲載道之下“等組件”窘境頻發。


                2022年底拐點終至,僅一個月內硅料、硅片、電池市場成交均價最 大降幅高達30%上,報價甚至出現“腰斬”現象。


                紹興光伏發電


                (2022年11月底至今光伏產業鏈價格趨勢)


                就新一年組件價格,主流觀點大致有二,一方認為將跌至1.3~1.5元/W,市場已有低價報出;另一方則主張目前價格超跌非正?,F象,短時間內即將恢復。但趨勢難改,萬眾合力之下2023年的產業鏈價格終回理性,將再次邁上正常軌道,奔向新一輪周期。


                2、大基地項目加速落地


                從曾經的近90%到目前的50%以下,地面光伏電站占比下滑明顯。進入“十四五”新時期,大基地項目接續成為地面電站開發的主要形勢。


                2021年12月底,第 一批大型風電、光伏基地項目清單公開,覆蓋內蒙古、山西、青海等19個省區,總規模97.05GW。按照規劃,其中2022年的投產容量達45.71GW。不過由于組件價格高企以及外送通道等原因,部分項目推進不及預期,這也意味著大規模并網將遞延至2023年。


                光伏發電廠家


                根據國家發改委通報,以“沙、戈、荒”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總規模約4.5億千瓦,除第 一批項目外,第二批、第三批項目抓緊推進。


                2023年正值“十四五”中期,隨著上游產業鏈價格回歸理性,身兼重任的央國企也將加速地面電站項目落地。


                3、分布式光伏齊頭并進,但挑戰升級


                地面電站退守之下,則是分布式光伏的昂首前進,特別是產業鏈價高居不下的背景下,對價格接受度更高的分布式光伏成為市場主力。2022年上半年,地面電站、工商業分布式光伏、戶用光伏呈現“三分天下格局”。


                太陽能發電廠家


                接近用戶側、靈活性、高收益率,2023年的分布式仍將是光伏市場的重要“半壁江山”,但隨著并網規模的飆升以及參與企業的變化,分布式光伏市場的挑戰也將愈加艱難。


                一方面,央國企跑步入場,在縣域開發模式下,將進一步盤活整體分布式光伏市場。與此同時,頭部民企集中扎堆,天合分布式、晶澳智慧能源、正泰安能、陽光新能源、晶科科技、特變電工……市場競爭將愈加激烈。


                另一方面,分布式光伏大規模并網的壓力開始顯現,山東、河南等地相繼出臺政策要求分布式光伏分攤輔助服務費用、市場偏差分攤費用,電網成本走高。且多地分時電價將光伏出力高峰調整為谷段、深谷段,未來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的收益將率先受到沖擊,新一輪洗牌接踵而至。


                4、海上光伏項目起步


                隨著光伏電站用地矛盾凸顯,沿海省份開始向深海挺進。


                2022年,新能源標桿省份山東打響規?;I瞎夥暗?一槍”,將打造“環渤海、沿黃?!彪p千萬千瓦級海上光伏基地,總裝機規模高達42GW。與此同時,首批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競爭配置,正式打響全國海上光伏“第 一槍”,10個項目總規模高達11.25GW,由國家電投、國家能源集團、山東能源集團等19家“首吃螃蟹”。按照政策,2022年和2023年的開工規模分別為3.8GW和4.7GW。


                太陽能發電安裝


                當然,需要重視的是,當下海上光伏在前期手續辦理、項目施工建設、后期運維管理等各個階段均存在著挑戰。而行業困境也將進一步倒逼企業創新,新一輪海上競賽鳴槍。


                5、N型技術迭代加速


                2022年被稱之為N型技術元年,規?;慨a此起彼伏,且技術路線百花齊放。TOPCon技術深受老牌傳統企業青睞,HJT則成為跨界企業彎道超車的押寶技術,與此同時XBC技術進展超預期,有關三者誰將主導下一代主流電池技術的爭論此起彼伏。不過,性價比仍將是擺在N型技術面前的“試刀石”。


                2023年開始,在中國電建26GW組件集采中,多家二三線企業的P、N型組件報出同價,這也意味著新一年的N型迭代之戰將更加激烈。


                6、龐大產能規模下,內卷繼續


                近期,產業鏈價格急轉直下,終端需求因素外,供應端產能釋放同為“推手”。


                “十四五”全新賽道,在舊、新勢力的合攻之下,光伏產業鏈新增產能連創新高。2022年,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不完全統計,光伏擴產達到了近三年的“巔峰”,其中,硅料擴產規模達257萬噸,同比增幅達56.23%;硅片/硅棒/切片達536GW,同比增幅58.11%;電池達629.05GW,同比增長了271.78%;組件377.8GW,增幅達136.57%。


                光伏發電廠家


                隨著價格回歸理性,各環節迎接產能挑戰的同時,瘋狂內卷持續。


                7、糾纏不休的非技術成本壓力


                對于終端投資開發商而言,除設備成本壓力外,非技術成為更是無可奈何。特別是隨著新能源開發成為為普遍共識,光伏似乎成為層層掠奪的“唐僧肉”,其中產業配套更是常規操作,或直截了當,將產業投資額與項目指標掛鉤;或隱藏設置,在項目競配評分標準中,將地方經濟貢獻納入其中,包括投資合作、清潔供暖、鄉村振興、社會事業幫扶等等。


                盡管頂層文件多次強調“不得將強制配套產業或投資、違規收取項目保證金等作為項目開發建設的門檻”,但在新能源熱潮下難以“剎車”。這一方面在于優質的新能源資源成為地方政府的創收途徑,另一方面資源競爭激烈,行業內卷嚴重。


                對此,也有業內評論,支持合理的產業配套,實現新能源就地消納,但不具備發展產業的條件硬上,不僅將阻礙新能源的發展,且產業落地也將難以持續。


                8、央國企加速光伏制造


                或配合產業配套,或保障供應鏈,在光伏制造領域,央國企開始動作頻頻。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央企和地方國企開展光伏制造項目,六大發電集團中僅大唐未見動作。


                屋頂光伏發電


                值得重視的是,除了常見的合作模式外,自建模式逐漸增多。如國家電投以黃河公司為平臺,涉及多晶硅、硅片、電池、組件、支架、光伏電站規劃設計及建設、運行維護、檢測評價及組件回收等全產業鏈。2023年開年,國家電投再投5GW HJT光伏電池及組件。華能自建“華能智鏈光伏組件OEM生產線”。華電洪湖光伏發電暨光伏裝備制造項目落戶湖北洪湖市……


                9、電力市場大潮下,投資收益測算將更加復雜


                2022開年,國家發改委、能源局發布《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的指導意見》提出,到2030年,新能源全面參與市場交易。


                事實上,目前全國絕大部分省區均已建成中長期電力市場,兩批8+6共14個現貨市場試點(廣東、蒙西、浙江、山西、山東、福建、四川、甘肅、上海、江蘇、安徽、遼寧、河南、湖北)。參與電力市場,尤其是現貨市場可以最 大程度發揮市場機制,促進新能源消納,但現貨市場價格波動性大,價格不確定將極大影響新能源項目的投資決策。如去年的山西電力現貨市場新能源曾出現連續0電價的情況。光伏發電


                但新能源電力參與電力市場將是大勢所趨,特別是新建項目,未來投資收益率測算也將更加復雜。光伏發電


                10、資本市場大熱,光伏IPO前赴后繼


                企業融資的絕佳渠道非資本市場莫屬。隨著光伏賽道大熱,光伏企業扎堆IPO。據統計,2020年以來,共有62家光伏企業發起IPO申請。其中,40家企業已成功上市,3家企業中/終止上市,19家企業沖刺IPO進行時。僅2022年提起IPO申請的企業有24家,加之2021年提起申請,目前還在上市進程中的3家企業,這27家企業涵蓋光伏產業鏈多個環節,累計募資超1200億元。


                杭州光伏發電


                2023年,“十四五”時期的關鍵中場,行業大熱之下,資本市場風云仍將洶涌。


                近期瀏覽:

  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
                全球客服熱線電話:0575-88131653

                技術支持: 浙江一覽 免責聲明

                浙公網安備 33060202001301號

              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无码_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_久久精品国产再热_丁香五月综合缴情久久